當前位置:首頁 > 信息傳達 >

我國建公路震害標準化數據庫 社會經濟效益顯著
瀏覽次數:5509

  歷時三年,調查川、陜、甘三省地震災區(qū)7047公里高速公路、國省干線公路及農村公路,經過大量艱苦細致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,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“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評估、機理分析及設防標準評價”于5月15日在成都通過驗收鑒定。

  專家表示,該項目成果在災后恢復重建工程中得到良好應用,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和學術價值,對我國公路抗震減災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,社會、經濟效益顯著,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

  “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評估、機理分析及設防標準評價”項目組對汶川地震災區(qū)公路沿線次生地質災害和路基、橋梁、隧道震害進行了及時、全面、系統(tǒng)、細致的調查,通過研究取得了多項創(chuàng)新成果。成果主要包括:在我國首次建立了公路震害標準化數據庫;全面系統(tǒng)地總結了公路路基、橋梁、隧道等構造物震害規(guī)律、典型震害機理;提出了公路路基、橋梁、隧道震害分級標準;對抗震設防標準進行了評價,提出了高烈度山區(qū)路線、路基、橋梁、隧道等抗震設防新對策。

   據悉,本次通過驗收的項目是交通運輸部重大專項“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公路抗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”的11個子項目之一。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重大專項研究工作,成立了由部總工程師周海濤任組長的重大專項總體組,指導各項目承擔單位系統(tǒng)開展抗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工作。本次通過驗收的項目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(guī)劃勘察設計研究院主持。(劉布陽 吳丹 林小平)

摘自:粵建網